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对交通肇事罪社区矫正对象邝某依法解除矫正案例》《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对缓刑社区矫正对象张某依法给予训诫案例》两个社区矫正案例,经过层层遴选,成功入选司法部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社区矫正)案例库,并在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中国法网)刊登。
近年来,佛山市社区矫正工作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在完善体制机制、严格公正执法、强化监督监管、提高矫正质量、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再下功夫,扎实推进佛山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不断强化案例编撰工作。自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启用以来,共有13篇社区矫正工作案例被选入案例库。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反省融于案例之中,希望借此推广社区矫正“佛山经验”,打造社区矫正佛山样本。
多级同频共振,形成社区矫正工作合力
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佛山通过横纵结合、内外合力,积极推进社区矫正领导体制机制建设。纵向在市、区、镇(街)各级均已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横向则通过规范制度和拓宽宣传,二者内外合力,进一步提升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能力和水平。
对内,市社区矫正委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印发《佛山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佛山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佛山市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
对外,搭建宣传沟通平台,拓宽宣传渠道,编发《佛山社矫之窗》,制作《倾心阳光矫治 共铸平安佛山》宣传片,运营“佛山市向阳计划”公众号,实时发布工作信息、知识,凝聚力量助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帮教”,助推社区矫正提质增效
近年来,佛山市司法局狠抓社区矫正的基层基础建设,聚焦信息化建设,建立“大数据、智能化”协同机制,打造“智慧社矫”佛山模式。
一方面,印发《佛山市“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各区远程视频督查系统建设、社矫信息平台应用等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其中南海区为省级创建示范点);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公、检、法、司实现社区矫正信息化联网互通,公安部门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各级社区矫正机构,运用智能化手段,不定期开展动态信息核查。
同时,佛山市坚持分类教育、精准帮扶,聚焦帮教实效。
认真落实“每月一主题”教育。全市各级社矫机构因时因势调整帮教措施,通过线上+线下、分时分批的形式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心理健康、禁毒防毒等教育学习活动,积极组织疫情防控、助老扶困等公益服务活动,加强入户走访,及时掌握社矫对象动态,帮助解决困难。
持续深化推进“向阳计划”品牌建设。佛山在部门合作、课程研发、教育帮扶等多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打造青少年社矫对象精准矫正“精品”,不断提升教育矫正质量。通过开展人才培训交流,制作教育帮扶标准化课程,举办“佛山有爱,向阳而生”陪你欢度六一过端午、赋能训练营、“追求法治,向阳前行”普法宣传、文明交通劝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跟进个案进行重点帮扶,用心用情帮助社矫对象回归社会。
筑牢监管防线,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为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佛山市司法局联动五区每月定期开展风险研判分析,部署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消除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同时,深入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组织五区司法局开展案件交叉评查,配合市检察院开展巡回检察,强化督导隐患整改落实。
今年6月至10月期间,佛山市司法局更是组成飞行检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司法所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对社区矫正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社区矫正台账、信息化核查情况和社区矫正对象人机分离等情况进行检查,共对全市19个司法所进行检查。
对于重点人员,佛山市、区加强管控,提高信息化核查、突击抽查、实地查访频率,严格社矫对象外出审批,开展社矫对象接收核实清查行动,落实社矫对象法定不准出境通报备案、边控工作,坚决杜绝脱管漏管情况发生。
对于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加强社区矫正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引导社矫对象树牢“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确保节假日社区工作不掉链、不断档,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工作场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社区矫正各项措施,坚决维护社区矫正工作持续安全稳定。
下一步,佛山市司法局将继续加强智治专业力量建设,加大智治投入保障力度,坚持以推进“智慧社矫”建设为抓手,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元素,助推佛山社区矫正迈上新台阶。
消息来源|佛山市司法局新媒体工作室
本站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