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下,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进程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中青年一代来说,新科技、新技术的出台花点时间与精力就能快速掌握使用,更有甚者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就确实有些为难了。就以支付方式为例,年轻人使用一部智能手机扫扫二维码就可以解决,但老年人却并不适应,他们更愿意选择传统的“付现金”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老人面临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就拿老年旅客出行来说,网上购票、刷脸进站、电子客票、手机健康码等等方便出行的方式,到了老年旅客这里就成了“拦路虎”一般,让出行之路充满尴尬。近年来,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铁路部门根据老年旅客出行出现的实际问题与现实需求,制定了众多好的对策。在购票方面,可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旅客乘坐火车进站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预约重点旅客服务,为其提供轮椅等“定制化”接送站服务;特别此次铁路12306对网络售票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在余票充足的情况下,为60岁以上老年旅客自动分配下铺,便于旅途中上下铺,种种方式充分体现出铁路部门对老年人的关爱,让社会看到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的迅速发展,老年人们的困惑和困扰也越来越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人民群众出行的基本方式。2020年我国就针对老年人群体发布了相关意见和指示,要求开通“非智能化便利通道”,减少他们在生活当中的困扰和麻烦,铁路迅速行动,为老年人提供和拓宽非智能化服务渠道,用尽各种办法满足更多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面对的困难。正是因为对每个特殊群体的人性化服务,才能让所有中国人更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才能充分激发蕴含于人民群众之间的磅礴力量。(陈松)
本站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